zh_tn/heb/12/09.md

1.6 KiB
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

我们曾有生身的父

这里“生身”是指人类。另译“亲生的父亲”UDB或“世上的父亲” (参: rc://*/ta/man/translate/figs-metonymy)

管教我们

“管教我们的人”

何况万灵的父,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?

作者用这个问句来强调我们应该顺服父神。这句可以用陈述句表达。另译:“因此,我们更应该顺服万灵的天父而活着。” (参: rc://*/ta/man/translate/figs-rquestion)

得生

“这样我们才能活着”

万灵的父

这个习语是与“生身的父”形成对比。另译:“我们属灵的天父”或“我们在天上的父” (参: rc://*/ta/man/translate/figs-idiom)

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

这个比喻将“圣洁”比作可以与人分享的一个物件。另译:“这样我们可以成为圣洁,像神的圣洁一样。” (参: rc://*/ta/man/translate/figs-metaphor)

平安的果子

这里“果子”是一个隐喻,被形容成是一个心中有平安并为他人带来平安的人。 (参: rc://*/ta/man/translate/figs-personification)

平安的果子,就是义

公义,顺服神的人的品质,这里被比喻为树上所结的果子。这里作者是说,管教越严就越公义。(参: rc://*/ta/man/translate/figs-metaphor)

那经练过的人

“经过管教训练的人”。主亲自的管教或纠正,就好像是主自己。这句可以用主动句式表达。另译:“神管教训练他们。” (参: [[rc:///ta/man/translate/figs-personification]] and [[rc:///ta/man/translate/figs-activepassive]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