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rked from WA-Catalog/zh_tn
Add '2th/front/intro.md'
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:
parent
7c6db172bb
commit
31d32eb4c8
|
@ -0,0 +1,55 @@
|
||||||
|
# 帖撒罗尼迦后书简介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 第一部分:一般简介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# 帖撒罗尼迦后书大纲
|
||||||
|
|
||||||
|
1. 问候和感恩 (一章 1-3节)
|
||||||
|
1. 遭受逼迫的基督徒
|
||||||
|
- 他们可算配得神的国,和祂要从患难解救的应许。 (一章 4-7节)
|
||||||
|
- 神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他们的人。(一章 8-12节)
|
||||||
|
1. 某些信徒们误解关於基督第二次再临的事。
|
||||||
|
- 基督再临尚未发生 (二章 1-2节)
|
||||||
|
- 关於在耶稣再临前要发生事件的指导 (二章 3-12节)
|
||||||
|
1. 保罗对神会拯救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的信心。
|
||||||
|
- 他的“ 站立得稳”的呼唤 (二章 13-15节)
|
||||||
|
- 他祈求神会安慰他们 (二章 16-17节)
|
||||||
|
1. 保罗请求帖撒罗尼迦得信徒们为他祷告 (三章 1-5节)
|
||||||
|
1. 保罗给予关於懒惰信徒的命令 (三章 6-15节)
|
||||||
|
1. 结束 (三章 16-17节)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# 帖撒罗尼迦后书的作者是谁?
|
||||||
|
|
||||||
|
保罗写作帖撒罗尼迦后书。他是从大数城来的。他在他的早年生活里以扫罗的名被人知道。在成为基督徒前,保罗是一位法利赛人。他逼迫过基督徒。在成为基督徒后,他在罗马帝国里旅行数次,告诉人们关於耶稣的事。
|
||||||
|
|
||||||
|
保罗写这封书信时居住在哥林多城。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# 帖撒罗尼迦后书是关於什么事的?
|
||||||
|
|
||||||
|
保罗写这信给帖撒罗尼迦城里的信徒。他勉励信者,因他们正遭受逼迫。他告诉他们要活在讨神喜悦的方式中。并且他要再次教导他们关於耶稣再临的事。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# 这本书的书名应该要如何被翻译?
|
||||||
|
|
||||||
|
译者可以选择地称此书的传统书名,“帖撒罗尼迦后书” 或 “帖撒罗尼迦二书”。他们也可选择更明确的书名,如 “保罗第二封给在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”, 或 “第二封给帖撒罗尼迦基督徒的信”。 (参阅: [[rc://en/ta/man/jit/translate-names]])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 第二部分:重要的宗教和文化的概念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# 什么是耶稣的”再临“?
|
||||||
|
|
||||||
|
保罗在此信中写了很多耶稣最终回到地球的事。当耶稣回来,祂会审判所有的人类。祂会统治所有被造之物。并且,祂会使各地都有和平。保罗也解释了一位“大罪人”会在耶稣再临前来。此人会顺从撒旦,并使许多人反抗神。但耶稣再临时会毁灭此人。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 第三部分:重要的翻译议题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# 保罗所表达的“在基督里”,“在主里”等词是什么意思?
|
||||||
|
|
||||||
|
保罗是要表达一个与基督和信徒间非常亲近的团契。关於这种的表达法的细节请参看罗马书简介。
|
||||||
|
|
||||||
|
### 帖撒罗尼迦后书中有哪些主要议题?
|
||||||
|
|
||||||
|
对以下的经节,现代版的圣经与较旧的版本有所不同。ULB版本使用较为现代的译文,而把古译文放於脚註里。如果一个圣经的译文出现於一般的区域中,译者应该考虑使用在这些版本中所用的译文。 如果不是,建议译者遵照现代版的译文。
|
||||||
|
|
||||||
|
* “并有大罪人显露出来” (二章 3节). ULB, UDB, 和大部分的现代版本是如此翻译的。旧的版本有,“并且罪人被显露出来。”
|
||||||
|
* 因为神拣选了你们成为救恩初熟的果子” (二章 13节). ULB, UDB, 和大部分的现在版本是如此翻译的。旧的版本译为,“因神为着救恩的缘故从起初拣选了你们。”
|
||||||
|
|
||||||
|
(参阅: [[rc://en/ta/man/jit/translate-textvariants]])
|
||||||
|
|
Loading…
Reference in New Issue